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5年11月20日,针对目前一些学校食堂在采购猪肉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及一些供应商、学校对冷鲜肉认识存在误区的问题,云南省食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蔡定宝带队到昆明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走访调研。
昆明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场位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产业园区核心区,占地面积:43256.85m2(约64.89亩),总投资31567.6万元,屠宰生产线设计单班日产能2400头,建设规模达年屠宰生猪840000头,配套建设有6000吨冷库和配套附属设施。
2024年5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支持石林县百亿级高原绿色肉制品加工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动石林县绿色高原肉制品加工产业落地见效。石林县屠宰场建设项目是建设石林县绿色高原肉制品加工产业链条的基础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为石林县肉制品精深加工提供基础原料。
2000年双汇集团引进国内首条现代化冷鲜肉生产线,开启国内肉类品牌化进程,双汇集团在全国建有30多个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形成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完整产业链。昆明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场严格按照双汇集团统一的屠宰要求,采用两段冷却工艺使猪胴体在24小时内降温至0~4℃,经解僵、排酸、成熟等工序后,在10~15℃车间内进行冷分割加工制成。生产全程执行ISO9001和美国HACCP标准,配备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设备,实施"瘦肉精"头头检验、三腺摘除等质控措施,通过冷链系统实现从加工到销售的全程温控。
昆明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场于2024年11月建成投产,短短一年时间,目前日屠宰生猪已经达到约1300头。
蔡定宝常务副会长在昆明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全福的带领下参观了目前云南省最先进的生猪屠宰分割生产线,领略了昆明双汇食品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要求。
昆明双汇食品能在线分析白条猪瘦肉率的白条影像分级系统
昆明双汇食品现代化的冷鲜肉分割生产线
参观后双方做了深度交流。蔡定宝常务副会长提到,多年前在云南省食品行业协会第七届郭福生会长带领下,云南省食品行业协会就深入昆明双汇食品调研推动双汇冷鲜肉落地昆明,其间也多次关心双汇冷鲜肉落地昆明的进展情况。现在,双汇冷鲜肉不但落地昆明,短短一年生产量迅速增长,很让人振奋,也必将引领云南肉制品行业的品质提升。
2024年昆明市“长丰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对食材特别是肉的要求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云南长期使用热鲜肉,使用习惯根深蒂固,从政府部门、使用单位、大众对冷鲜肉的认识都有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协会近期还了解到不时有肉使用单位收到配送的热鲜肉后因为保存问题导致肉轻微变质的问题,所以食材风险仍然存在。
双汇冷鲜肉作为在全国推广已经二十多年的知名品牌,已经被全国人民所熟知,来到昆明,应该是最能带动昆明人民乃至云南人民接受“冷鲜肉”的助推器,也必将带动云南鲜肉的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冷鲜肉”的推广,不单是昆明双汇的事,而是云南屠宰领域所有企业应该共同做好的事,也要成为政府部门大力推广的事。针对企业、机关、学校等对接受冷鲜肉的误区,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大众加强宣传、学习。
云南省食品行业协会也会在参观后加强与云南省工信厅、云南省市场监管局等食品领域主管部门的交流,推动政府部门对冷鲜肉的使用。同时协会也希望昆明双汇食品在后续的经营中,加大宣传,加大双汇冷鲜肉开店力度,加强与协会的对接沟通,积极参与协会组织的业务对接会议,推广好双汇冷鲜肉,让更多的云南人民接受冷鲜肉。
昆明双汇食品郭总感谢云南省食品行业协会对企业的关心,对“冷鲜肉”工作的认识及重视,也谈到了云南屠宰行业的低水平现状和推广冷鲜肉的艰难。
昆明双汇食品郭总谈到屠宰场投产后已经接待了大量的政府、学校、企业的参观考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冷鲜肉,但这个过程还是有点慢,所以希望协会能在更多的场合推广冷鲜肉。昆明双汇食品也会在后续多参与协会活动,推广好“冷鲜肉”。
小贴士:
热鲜肉时代:
“一把刀杀猪、一口锅烫毛、一杆秤卖肉”作坊式产业,清晨宰杀、清早上市,肉温约为40~42℃,微生物易繁殖,保质期短,肉质坚韧、难咀嚼、难消化、不易吸收。
冷冻肉时代:
-18℃以下的温度环境中冷冻,营养易流失,口感、口味平淡。
冷鲜肉时代:
冷鲜肉克服了热鲜肉、冷冻肉在品质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始终处于0~4℃的低温控制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被抑制。另外,冷鲜肉经历了充分的成熟过程,因排酸和蛋白酶、钙激活酶等多种良性因素,产生氨基酸和风味物质,故而,冷鲜肉口感细腻、鲜嫩多汁、肉香浓郁,且充分保持了营养物质,非常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欧美等发达国家90%以上的消费者食用冷鲜肉。
